青春是一本耐人寻味的著作,除了带给我们成长的惊喜外,还有梦想给予人的人生启示。但我们却读的太匆忙 ,于是在不经意间,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,梦想也不见了踪影。当我们想要重新研读时,却发现字迹早已落满尘埃,模糊不清。 ——题记
小时候,实现梦想似乎遥不可及 ,所以我们肆无忌惮的在老师面前描绘自己的梦想,而当我们慢慢长大,虽放弃了天马行空的理想,心中却早已深埋下梦的种子。
有人说,梦是心灵的方向,会指引着你沿着选择的路远航。世人皆有梦,古有李白“俱杯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”的豪情壮志;有杜甫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慷慨雄心;今有马丁路德金“From every mountainside,let freedom ring!”的前途展望,国家有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的长远目标,而小时候的我,也有一个梦,当上一名共青团员。
回忆飘向远方。小时候,爸爸接我放学,趴在他背上,我心血来潮地问他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,他向我娓娓道来,原来在他们的年代里,军人是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渴望,不仅是因为当军人可以帮助建立新中国,而且当兵可以更直接的为人民服务,这就是他们那个年代可以为国家直接贡献的唯一途径。当时的我虽然年幼,却也明白,军人是为国家,为人民服务的。
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,我褪去了小学时的稚气进入中学。初一的一次班会上,班主任提到共青团员的申报,看着身边的同学们蜂拥而上,而我却像个木桩一样的站在原地,我后来虽然也申报了,但是终究申报人员太多名额有限,我落选了。这之后的一次竞选护旗手资格时,却被告知只有共青团员才有资格参选。伤心的我回家后闷闷不乐,爸爸知道后开导我说:“别灰心,这次你没当上团员,不能说你不够优秀,而是申报人太多名额有限,共青团员每年都可以申报一次,你继续努力,好好学习,争取来年申报一举成功。”
初二时我的共青团梦终于实现了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的梦想也随之改变。上了高中的我想要当一名强壮有力的军人,我渴望为国家做贡献,为人民做贡献。但也许是学业的紧张与压力,亦或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,一种莫名的厌倦感,让我无心去过问那些所谓的与学习无关的事,并且千方百计的想摆脱这种附身的‘累赘’,也渐渐地忘记自己军人的梦想。
直到高二的一个星期一,外面的世界阴雨连绵,像是一个受委屈的人在哭诉着什么不满而不肯停歇。背着满是作业的书包,我不情不愿地往学校挪着。这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匆匆地从我身边跑过,在雨中显得格外的显眼,仿佛全世界都跟他无关,看着他充满活力热情的身影,我低头沉思,这难道不是小学时的我,对生活充满热情,对梦想充满希望。这时我听见学校的操场上响起了我们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当我抬起头时,那个迟到的小男孩站在学校门口,注视着国旗,敬着标准的少先队队礼。看着他一动不动,感觉时间在这一刻静止,震撼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。而在国歌停止的那一刻,他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,继续的往属于他的集体奔跑着。雨越来越大,使得我也不得不加快步伐跟着跑,跑着跑着,我停了下来,下定决心,一定要实现梦想。
回到教室,我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,为什么会忘记梦想,得到的答案不是繁重的学业,而是自己的惰性,因为惰性忘却了当时的热情,忘记了当时自己的豪情壮志。窗外雨过天晴,七色彩虹桥搭在了那个让人迷失的森林里,而我就此走出了那个迷雾森林,走上自己的追梦之路。
曾经有个叫《十年》宣传片,里面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“梦想如果有捷径,那么它的名字一定叫做坚持”。梦想太长,长到我们有时候都来不及做到,梦想又太短,短到我们无暇回顾。就像歌德所说“人不能怀有渺小的梦想,因为他无法打动人心。”因为年轻,所以我们可以大胆追梦;因为年轻,我们可以无所顾忌;因为年轻,我们可以毫无保留。即使多年之后我们没能成功,我们也离梦想更近一步。
大学毕业后,我虽没有实现当初的军人梦,但我工作的岗位丝毫不输给军人。我成为一名光荣的路桥人,用我的青春和血汗架起一座座长龙般的桥梁,建成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高速,我用自己双手为国家的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,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。我认为,我的梦想已经实现,所以,我骄傲,我自豪。
每个人都有梦想,而每个人对于梦想的态度决定了梦想的实现程度。作为公司职员,我梦想着可以在单位出人头地,作为党团员,我梦想着能带头扛起国家交给我们的旗帜。就像生活总是给我们机遇一样,国家也会给我们充分的时间。即使现在我们扎根基层,工作在生产一线,但是时间永远磨平不了一个有追求的人的信念。就像每个人都不可能生在终点一样,我们都需要从起点脱颖而出。即便可能跌倒,也要全部忘掉,因为青春呐喊,梦想最重要。(崇孝国)